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旗下产业 -> 培养方案 -> 正文

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2-27

传播学 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所属学院:suncitygroup太阳新城 标准学制:四年

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大类:新闻传播学

专业代码:050304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适用年级:2021级 专业负责人:袁丰雪

一、专业简介

传播学专业2014年设立。2016年与烟台市委宣传部共建新闻传播学院,专业6年内实现了从团队队伍、平台建设、特色凝练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跨越式发展。组建起由5位教授、11位博士为主的高水平团队队伍,生师比11.6:1;建成教育部东北亚研究院、山东省全媒体实验中心等高层次教学研究平台,形成融媒体传播、视觉传播、跨文化传播3个特色教学团队,获批20余项国家社科等教学科研项目,与中央电视台、齐鲁晚报、大众网等30余家媒体以及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日本千叶大学、韩国国民大学等10余所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基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3I课程体系,形成“以科研促进教学,产学研用结合,培养时代需要的全流程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融合性、实践性、跨文化的专业特色。2016年进入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立项建设;2017年作为主要依托专业支撑获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服务国家新闻传播需求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先进的传播理念、较开阔的视野、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协作沟通能力、较强的文化创意能力和新闻策划采写能力的优秀新闻传播人才,能够在政府部门、新闻与出版机关、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含外企)、网络媒体等机构从事信息采写编辑和传播、网站策划、网站建设与管理工作。毕业5年左右成为新闻传播业中具备较强组织力和领导力的优秀新闻传播人才。未来成长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毕业五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分项目标: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播工作,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认同职业伦理,自觉培育职业情感,具有从事跨文化传播、融媒体传播、视觉图文传播的强烈意愿,成为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

2.重视专业能力提升;具有良好的新闻传播素养,自觉讲好中国故事;熟练掌握重大新闻事件的策划采写和较强的文化创意能力。

3.政治站位高,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管控舆情风险、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4.视野开阔,能够及时掌握融媒体时代的前沿理论和媒介新技术,增加知识储备,持续反思,提升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开展团队合作,共同完成重大新闻事件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采访传播,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毕业要求

经过四年专业学习与综合训练,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德为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三贴近”新闻传播理念,依法依规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践行并增强“四力”,致力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基层。

2.具有从事跨文化传播、融媒体传播、视觉文化传播的意愿和投身新闻传播教育、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情怀,能够认同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认识和评价新闻传播职业、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与价值。

3. 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媒介素养、劳动素养、哲学素养和科学技术素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能够初步考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形成以新闻传播工作关注社会的意识。

4.能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传播学专业知识体系及各类课程间的内在关联,了解传播学学科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基础性地位和独特作用,领会传播学学科的思想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知识整合能力、分析和研究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

5.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尝试参与融媒体产品策划、跨文化传播实务、视觉创意策划,具有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新闻事件策划报道与文化传播的积极体验;学会1-2门外语,为讲好中国故事、进行跨文化传播做好准备。

6.具有较强的现代工具媒介应用能力。能够初步利用VR、AR、H5等新型媒介技术进行采、写、编、评、摄;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尝试开展文化传播实践。

7.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与新闻策划团队展开良好合作;能够在校内外专业实践、第二课堂等活动中,分享交流实践经验,掌握沟通合作的方法和技能,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8.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及时掌握融媒体时代的前沿理论和媒介新技术;学会独立思考、持续反思,能够在专业实践、见习中收集信息、自我诊断,具有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四、学制与授予学位

集团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员工提前或延期毕业。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在校学习时间可为三至六年。员工提前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可以提前毕业(最多提前一年)。员工在基本学制年限内未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允许延期毕业(最长可为六年)。对有特殊原因、特殊困难的员工,经学校批准允许中断学习,进行休学或创业(停学),保留学籍,停学时间不计入在校学习年限。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

传播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

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史、跨文化传播、新媒体研究、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纪录片创作、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数字媒体技术、舆论学、传播心理学、传播效果与测量。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应用写作实践、摄影摄像实训、新闻采写实训、传播效果与测量、受众与视听率分析、纪录片创作、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八、课程结构与修读学分(时)要求

类别

学时

学分

学分比例

公共基础课

必修

796+2周

40

26.7%

平台课

必修

64

4

2.7%

专业教育课

必修

712

42

28%

选修

448

26

17.3%

实践教育课

必修


31

20.7%

素质拓展课

选修

48

3

2.0%

通识通选课

选修

64

4

2.7%

合计

2132+2周

150

100%

九、毕业最低学分及分配

本专业毕业要求总学分为150,必修课学分为117,选修课学分为33、比例为22.1%,实践教学学分为50、比例为33.3%

十、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及进程

()必修课程设置及进程(共116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分配

考核

方式

开设

学期

理论

实验

实践

共计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

基础

课程

422021021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40


16

56

考试

2

422021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0


16

56

考试

1

422021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40


16

56

考试

4

4220220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0


16

56

考试

4

42202102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0


16

56

考试

3

112021025

形势与政策

2

32


32

64

考查

1-8

142021006

大学英语1

2

32



32

考试

1

142021007

大学英语2

2

32



32

考试

2

142021008

大学英语3

2

32



32

考试

3

142021009

大学英语4

2

32



32

考试

4

332017010

大学体育(1)

1



32

32

考查

1

332017011

大学体育(2)

1



32

32

考查

2

332017012

大学体育(3)

1



32

32

考查

3

332017013

大学体育(4)

1



32

32

考查

4

522019026

军事理论

2

36



36

考查

1

522019027

军事技能

2



2周

2周

考查

1

112021033

国家安全教育

1

16



16

考查

1-8

272017016

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

2

16


32

48

考试

1

112019028

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1)

1

8


16

24

考查

1

112019029

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2)

1

8


16

24

考查

2

112019030

创新创业基础(1)

1

8


16

24

考查

3

112019031

创新创业基础(2)

1

8


16

24

考查

4

小计

40

460


336+2周

796+2周



平台

课程

222021014

大学计算机

2

32

32


64

考试

2

112114301

应用写作

3

32


32

64

考试

1

小计

5

64

32

32

128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

基础

课程

111814302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

2

32



32

考试

2

111814303

传播学概论

2

32



32

考试

2

111814304

编辑与数字出版概论

2

32



32

考试

1

111814305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2

32



32

考试

3

111814306

新闻学概论

2

32



32

考试

1

111814307

数字媒体技术

2

32



32

考试

2

111714309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2

32



32

考试

1

111714311

广告学概论

2

32



32

考试

1

112124316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

2

32



32

考试

4

111824308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2

32



32

考试

4

111814309

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选读

2

32



32

考查

5

小计

22

352



352



专业

核心

课程

111824310

媒介文化

2

32



32

考试

7

111714314

大众传播史

2

32



32

考试

1

111714312

跨文化传播

2

32



32

考试

4

111824424

文化人类学

2

32



32

考试

5

111824311

传播心理学

2

32



32

考试

5

111824312

舆论学

2

32



32

考查

5

111714308

新闻采访与写作

2

8


48

56

考试

2

111714319

新闻深度报道

2

32



32

考查

2

111724427

调查软件与应用

2

16


32

48

考查

5

112124314

大众传播研究

2

32



32

考试

4

小计

20

280


80

360



实践

教育

课程

112114323

摄影摄像实训

3

16


64

80

考查

2

112114324

融媒体新闻实务

3



96

96

考查

2

111814313

影视剪辑技术艺术

2



64

64

考试

3

111814314

受众与视听率分析

2



64

64

考查

6

111724428

传播调查与统计

2

16


32

48

考查

5

111824424

传播效果与测量

2



64

64

考查

5

111714325

纪录片创作

2



64

64

考查

4

112021032

劳动教育

0



32

32


1-8

111714327

专业实习、见习

6



20周

20周

考查

6

111714329

毕业论文(设计)

8



6周

6周

考查

7-8

小计

30

32


480+18周

512+18周




()选修课程设置及进程(共33学分)

课程

类别

课程

模块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分配

考核

方式

开设

学期

理论

实验

实践

共计

专业教

课程





专业限

选课程

从下列课程中至少选修10学分(课组号:110401 )

111724415

媒体融合

2

32



32

考查

5

111721470

新媒体创意实践

2

16


32

48

考查

4

112125404

视觉传达

2

32



32

考试

5

111824425

文化创意学

2

32



32

考查

112123404

文案策划与写作

2

16


32

48

考查

112125327

广告策划与创意实践

2

16


32

48

考试

4

111724401

新闻评论

2

32



32

考试

7

小计

14

176


96

272



专业任

课程

从下列课程中至少选修16学分(课组号:110402)

112124315

新媒体研究

2

32



32

考试

5

112124321

计算传播学基础

2

16


32

48

考试

3

111825419

说服传播

2

32



32

考查

4

111724406

性别传播

2

32



32

考查

4

111824420

物与文化传播

2

32



32

考试

3

111723445

三维动画

2

16


32

48

考查

5

111723453

三维建模与渲染

2

16


32

48

考查

3

112123444

MV创作

2

16


32

48

考查

111824422

Photoshop图像合成

2

16


32

48

考查

2

111824423

新媒体视频创作

2

16


32

48

考查

4

111724426

主持人形象塑造

2

16


32

48

考查

3

112123437

主持人职业技能训练

2

16


32

48

考查

111723449

新闻播音

2

16


32

48

考查

111723442

影视批评学

2

32



32

考查

3

111723453

影视人类学

2

16


32

48

考查

111825423

文艺节目编导

2

32



32

考查

111723454

影视制片及发行管理

2

16


32

48

考查

7

111724425

语音发声

2

16


32

48

考查

1

112124425

日语

2

32



32

考试

2

112124426

韩语

2

32



32

考试

2

111824422

人工智能文化与伦理

2

32



32

考查

7

111724417

网站建设与运营

2

32



32

考查

7

111724418

媒介经营与管理

2

32



32

考查

5

111724414

企业传播与管理

2

32



32

考查

111724408

受众研究

2

32



32

考查

2

111825422

文化消费

2

32



32

考试

4

111724412

大众文化研究

2

32



32

考查

3

111724413

媒介效果研究

2

32



32

考查

7

111721478

广告语言

2

32



32

考查

112121407

传统文化与中华智慧

2

32



32

考查

111721407

美学概论

2

32



32

考查

3

111721433

当前文化现象与文学热点问题

2

32



32

考查

111721480

创作与创意实践*

2



8周

8周

审核

4

111721464

创意文本解析

2

32



32

考查

3

111721481

文艺研究创新实践*

2



8周

8周

审核

4

112111436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2

32



32

考查

5

111721482

书写夏令营*

2



8周

8周

审核

4

111825415

演讲与口才

2

32



32

考查

1

111723443

色彩学

2

32



32

考查

1

272017301

集团心理学

2

32



32

考试

小计

80

992


384+24周

1376+24周



素质拓展课程

从下列课程中至少选修3学分(课组号:110403)

第二课堂

112124710

寒暑假社会实践

1



2周

2周

考查

1-8

112124711

志愿服务与课外活动

1



2周

2周

考查

1-8

112124712

传媒社团实践

1






1-8

112124713

取灯沙龙活动

1



4次

4次

考查

1-8

科教融合

112124714

乡村新媒体传播研究

2

32



32

考查

4

112124715

县级融媒体研究

2

32



32

考查

小计

8

64


4周+4次

64+4周+4次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通

课程

从学校提供的通识通选课程中至少选修(4)学分,其中 “四史”类课程、公共艺术类课程分别不少于2学分。(课组号:110302 )

(三)建议各学期修读学分分布

学年

学期

1

2

3

4

5

6

7

8

建议修读学分

24

25

23

27

24

8

6

10

十一:说明

(一)本专业要求员工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

(二)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各类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加强实践,努力创新。实践与创新学分包括员工必修学分和可以充抵学科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学分的学分两部分,其中,必修学分为2学分,计入总学分中的实践学分,具体实践创新项目按照学院实践与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参考《sunCity818集团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制定)执行;员工参加“创青春”全国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省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等重要赛事并取得奖项,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全国统一新闻编辑记者资格证考试合格并获得证书等。经本人提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学院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纳入创新实践学分,原则上不得超过4学分。

(三)形势与政策课2个学分,共64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32学时,考核结果于第8学期报送。成绩管理由员工所属学院负责。

(四)员工可以选择毕业论文,也可以选择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应在第六学期末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与题目,第七学期开始时完成论文大纲,进入写作,期末完成初稿,毕业前六周完成论文答辩。毕业设计应在第6学期开始在教师指导下确定题目与内容,指导教师从第6学期开始,对员工进行指导,经过实习见习过程完成设计,形式可为DV短剧(微电影)、影视剧本、电视节目编导、电视节目栏目策划与创意、MV、公益广告等相关形式,具体质量要求将另行发布。

(五)员工在选课时须认真阅读本培养方案,按自己的志向和兴趣,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循序渐进原则选修课程。

(六)大学英语课实行分级教学,根据入学时英语测试水平,按层级编班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也实行分级教学。

(七)带星号的为创新实践性质课程,按学校和学院创新成果和学分核定标准执行。

(八)专业限选课程中,如果有个别课程因选修员工数不足等客观原因没能开课的,员工可通过选修其他专业的同名课程或选课系统支持的各网课平台的同名课程进行学分抵顶。教学内容类似但课程名称有出入的,需要通过培养方案专家组认定有效后方可抵顶。

(九)专业任选课的16学分,可选课范围包含但不仅限于培养方案任选课程列表中的课程。根据传播学交叉学科的性质,该模块的16学分认可选课系统可选入的其他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

十二、附件

1.毕业要求对应培养目标矩阵图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2.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表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毕业要求1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德为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三贴近”新闻传播理念,依法依规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践行并增强“四力”,致力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基层。

1.1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习、实践、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结合中国国情,理解马新闻观历史发展脉络和最新发展的合理性,具有将其价值取向和方法论自觉应用于新闻传播工作实践的意识。

1.3能够遵守新闻传播的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向优秀前辈学习,树立“三贴近”新闻传播理念,依法依规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践行并增强“四力”,致力于成为合格的新闻传播人才。

毕业要求2具有从事跨文化传播、融媒体传播、视觉文化传播的意愿和投身新闻传播教育、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情怀,能够认同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认识和评价新闻传播职业、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与价值。

2.1具有从事跨文化传播、融媒体传播、视觉文化传播的意愿和投身新闻传播教育、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情怀,愿意投身新闻传播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开发与运营。

2.2能够认同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认识和评价新闻传播职业、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与价值,自觉将新闻报道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社会公益服务相结合。

毕业要求3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媒介素养、劳动素养、哲学素养和科学技术素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能够初步考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形成以新闻传播工作关注社会的意识。

3.1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媒介素养、劳动素养、哲学素养和科学技术素养,能够较好地理解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质,正确理解和鉴赏新闻和文学艺术作品。

3.2具有跨学科知识,能够初步考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形成以新闻传播工作关注社会的意识。

毕业要求4能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传播学专业知识体系及各类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了解传播学学科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基础性地位和独特作用,领会传播学学科的思想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知识整合能力、分析和研究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

4.1 能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传播学专业知识体系及各类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掌握学习传播学的方法论,掌握一定的学习科学知识。

4.2了解传播学学科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基础性地位和独特作用,领会传播学学科的思想与方法,具有一定知识整合能力。

4.3能够掌握传播学学科先进的传播理念和技能,能够较好地分析和研究各种社会问题。

毕业要求5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尝试参与融媒体产品策划、跨文化传播实务、视觉创意策划,具有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新闻事件策划报道与文化传播的积极体验;学会1-2门外语,为讲好中国故事、进行跨文化传播做好准备。

5.1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尝试参与融媒体产品策划、跨文化传播实务和视觉创意策划,具有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新闻事件策划报道与文化传播的积极体验。

5.2学会1-2门外语,积极主动为讲好中国故事、进行跨文化传播做好准备。

毕业要求6具有较强的现代工具媒介应用能力。能够初步利用VR、AR、H5等新型媒介技术进行采、写、编、评、摄;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尝试开展文化传播实践。

6.1具有较强的现代工具媒介应用能力。能够初步利用VR、AR、H5等新型媒介技术进行采、写、编、评、摄,创作出时尚新潮的新媒体产品。

6.2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尝试开展文化传播实践,推动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

毕业要求7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与新闻策划团队展开良好合作;能够在校内外专业实践、第二课堂等活动中,分享交流实践经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的方法和技能,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7.1具有健康的体魄,能够掌握与人沟通交流的心理学知识、礼仪常识和沟通技巧,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够与新闻策划团队展开良好合作。

7.2乐于在校内外专业实践、第二课堂等活动中分享、交流实践经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的方法和技能,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毕业要求8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及时掌握融媒体时代的前沿理论和媒介新技术;学会独立思考、持续反思,能够在专业实践、见习中收集信息、自我诊断,具有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8.1理解学习共同体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开展各种小组学习、专题研讨、团队互动、网络分享等协作学习活动。

8.2在团队合作、专业实践实习中收集信息、自我诊断,学会独立思考、持续反思,具有初步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3.课程体系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矩阵图

序号

指标项

指标点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1.1

1.2

1.3

2.1

2.2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6.1

6.2

7.1

7.2

8.1

8.2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

H

H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M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H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H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H

H

















6

形势与政策

H

H

















7

大学英语












H







8

大学体育















H




9

大学计算机






H

H







H





10

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H

H

H


H




H










11

创新创业基础









H


H



H





12

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















H




13

军事理论















H




14

军事技能















H




15

国家安全教育

H











H







16

应用写作





H














17

传播学概论






H

H

H

H

H









18

编辑与数字出版概论













H

H





19

新闻学概论


H

H

H

H

H













20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H

H




H








21

数字媒体技术













H

H





22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H

H

H

H

H

H

H












23

广告学概论











H



H





24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








H

H

H









25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H

H


H

H













26

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选读


H

H
















27

大众传播史




H




H

H










28

跨文化传播




H



H





H







29

传播心理学















H

H



30

新媒体研究






H


H





H

H





31

舆论学


H





H



H









32

深度报道


H





H



H

H


H






33

摄影摄像实训


H




H


H





H






34

新闻采访与写作


H

H


H

H


H


H

H

H







35

传播效果与测量








H

H

H









36

受众与视听率分析








H

H

H



H

H





37

纪录片创作


H

H

H

H

H

H












38

专业实习、见习

H

H

H

H

H














39

毕业论文(设计)

H

H

H

H

H


H



H



H

H





40

新闻评论


H

H




H



H









41

影视剪辑技术艺术






H







H

H





42

广告策划与创意实践




H

H






H



H





43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




H


H













44

集团心理学






H









H




45

广告语言






H

H

H











46

创意文本解析













H

H





47

新媒体创意实践











H


H

H





48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H








H





49

创作与创意实践











H


H

H





50

文艺研究创新实践






H








H





51

书写夏令营






H







H






52

性别传播




H




H

H

H









53

受众研究








H

H

H









54

媒介文化






H

H












55

媒体融合




H






H

H

H

H

H





56

大众传播研究




H




H


H









57

媒介效果研究






H


H

H

H









58

企业传播与管理








H






H



H

H

59

网站建设与运营













H

H



H

H

60

媒介经营与管理






H







H

H



H

H

61

三维动画













H

H





62

视觉传达











H


H

H





63

色彩学











H


H






64

影视制片及发行管理







H










H

H

65

文案策划与创作











H


H

H





66

文艺节目编导







H












67

影像文化研究







H












68

三维建模与渲染













H

H





69

韩语












H







70

日语












H







71

语音发声















H




72

主持人形象塑造















H

H



73

影视批评学







H












74

大众文化研究






H

H



H









75

文化消费






H








H





76

Photoshop图像合成













H

H





77

物与文化传播








H

H

H









78

现代艺术评论






H

H












79

演讲与口才















H

H



80

说服传播








H

H

H









81

影像文化研究







H







H





82

人工智能文化与伦理





H








H






83

寒暑假社会实践















H

H

H

H

84

志愿服务与课外活动















H

H

H

H

85

传媒社团实践


H

H


H


H




H

H



H

H

H

H

86

取灯沙龙活动

H

H


H


H




H

H



H

H

H

H

H

87

乡村新媒体传播研究


H

H


H


H




H






H

H

88

县级融媒体研究


H

H


H


H




H






H

H

89

文案策划与写作







H












90

主持人职业技能训练





H

H













91

新闻播音

H

H

H


H














92

MV创作






H

H












93

影视人类学






H













94

传统文化与中华智慧






H

H












95

美学概论






H

H












96

当前文化现象与文学热点问题






H

H












97

文化创意学




H


H

H












注:若某课程或实践环节支撑某个目标的达成,则在相应的空格处打“H”“M”或“L”,“H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高支撑,M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中支撑,L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低支撑。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成员:(按姓氏音序排列)

校外学科专家:

程丽红(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经理)

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尹韵公(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经理)

张 昆(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实践基地负责人:

陈海涛(烟台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李 波(烟台广播电视台台长)

赵 瑞(山东广播电视台龙视集团副总经理)

用人单位负责人:

刘 镇(胶东在线总编辑)

马全应(烟台日报社执行总编辑)

乔永华(齐鲁融媒体中心总编辑)

王伟平(山东省取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于国军(栖霞电视台副台长)

朱文武(山东省镌刻时光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毕业生代表:

毕小雨(韩国国民大学)

刘珊珊(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校内专家:

傅 宁刘伍颖朴银姬仇 玲袁丰雪张成良

主管董事长:向 平 教务处长:杨振光经理:董希文专业负责人:袁丰雪